查看原文
其他

人民日报海外版炮轰“看新闻赚钱App”:“涉嫌传销”

黑羊5 记者站 2019-12-31


作者丨黑羊 来源丨记者站
(ID:jizhezhan)


央级媒体又在点名“赚钱APP”,上一次是今年5月。


理由都差不多:“看新闻就能赚钱”的APP,根本没有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资质,“新闻”也多为猎奇、八卦等垃圾信息。这次更是点出,此类APP“涉嫌传销”。


但依旧没有得到任何回应。


1、


人民日报海外版昨日刊文,《"赚钱APP"真的能赚钱吗? 白费功夫还会掉入陷阱》,内容直指新闻赚钱类app。


文章称,近年来,一批打着“看新闻、看视频、走路能赚钱”旗号的赚钱类APP(应用程序)频繁出现,吸引大量用户下载安装。


文章中引述一位叫小文的大学生的话:“有几次我玩手游,一局结束后游戏里提示看个短视频可以增加经验值,我就点进去了。一看是‘趣头条’的广告,视频里称每天在‘趣头条’上看新闻达到一定时长可以挣零花钱。”小文说,“刷短视频时,还在页面底部看到过‘淘头条’‘微鲤’等多个赚钱APP。”


实际上,“看新闻赚钱”类APP并非“趣头条”一家,但其所衍生的问题都套路相当。人民日报海外版中的文章也提到:多款号称“看新闻就能赚钱”的APP,根本没有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资质,“新闻”也多为猎奇、八卦等垃圾信息。


这是央级媒体今年第二次点名“赚钱类APP”,若是算上去年,已经是第四次。


2、


今年5月14 日,新华社在《号称“看新闻能赚钱”,真相原来如此》的报道中,点名批评趣头条、淘头条、闪电盒子、小鸟看看、蚂蚁头条等多款“看新闻就能赚钱”的APP,很多不但没有新闻资质,而且APP上多是猎奇、八卦等垃圾信息。


报道称,这些APP大多打着“注册或登录就送几千个金币”的广告语吸引用户下载。而不少用户注册后发现,所谓的高额金币折算成现金也就几毛钱。而且需要累积到一定额度才能提现。


而在去年11月28日,央视报道了一些咨询平台和APP打出刷新闻赚现金的噱头,用金钱鼓励阅读和推广。“看似收获关注和流量,实则内容质量低下,有些甚至有法律风险。”报道中,央视记者“看了十来篇新闻,邀请了一位朋友加入,前后十几分钟账户里有了45000多金币,相当于4.5元钱。”


再往前追溯,2018年5月3日,人民日报就以《“刷新闻赚现金”APP亟待监管》为题,对“读资讯,赚金币”“刷刷新闻就能赚零花钱”等现象进行了报道。


文中同样提到趣头条:……“真金白银”奖励下效果如何?第三方平台数据显示,一款名为趣头条的资讯类APP,今年3月日均独立设备数接近1000万台,月度总有效时长超过1亿小时。


3、


人民日报、央视、新华社不止一次对“赚钱类新闻APP”进行报道,点名其中一些APP的名称,并曝光其“陷阱”。


但此次人民日报海外版《"赚钱APP"真的能赚钱吗?白费功夫还会掉入陷阱》,则第一次引用专家表示,认为:赚不到钱才是赚钱APP的实质,而APP利用奖金诱导用户发展下线拉人头的行为涉嫌传销。


而赚钱APP问题依旧是老生常谈。


包括过度使用用户权限、修改手机设置。而所谓的阅读赚钱,每天也只有几十金币,提现则极为漫长——许多人坚持了几个月,收获不过十来块钱——要知道,这些让你赚钱的APP生存空间还是源于传统广告。


比如今年5月趣头条被新华社撰文批评,其在苹果应用商店下架,后来又火速上线。但趣头条并没有因此回应新华社文章。


实际上,所有被媒体批评过的看新闻赚钱APP,都没有回应过媒体。


但比起媒体批评,对付这类APP更行之有效的方法是网信办直接出手。


2018年11月,国家网信办在约谈腾讯微信、新浪微博等自媒体平台时表示,平台主体责任缺失,疏于管理,造成种种乱象,并对此提出严重警告。


此后,微信和微博于12日分别发布了开展自媒体清理整治专项行动的公告。而趣头条也在13日的公告中表示,平台将加强自媒体入驻审核,除常规审核流程外,平台将接入公安实名查询服务系统等等。


这种回应,是针对平台进驻的自媒体,但此类APP所涉嫌的“拉人传销”“看新闻赚钱”等方式,依旧是信息传播路径上的顽疾。



阅读更多

大河报与大河网拟合并,河南媒体整合大幕开启?
在这里,读懂南周账本
中青报迎来新任总编辑,书记、社长、总编辑一肩挑成为过去式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